9月5日,管理学院顺利完成学生宿舍调整搬迁工作。在这场为期一天的 “搬迁攻坚战” 中,学院领导、教师与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行李搬运、路线协调、突发问题处置等环节紧密协作,以默契与担当确保搬迁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让校园 “迁徙” 满溢温情与力量。

领导靠前指挥,筑牢搬迁 “主心骨”。搬迁工作启动后,学院迅速构建 “上下联动” 的协作体系,领导班子主动走出办公室,下沉搬迁一线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当日,学院领导穿梭于兰蕙斋、松柏斋等宿舍区,搭手助力,沟通协调,用贴心服务缓解家长与学生的焦虑情绪。“有问题随时找我们,咱们一起把这事办利索!” 一句承诺,为师生注入了并肩作战的强大信心。

教师全程坚守,成为学生最坚实的后盾。搬迁当日清晨,辅导员们便提前到岗,深入学生宿舍,沟通协调,全力打通搬迁 “关键环节”。辅导员们手把手指导分类收纳、捆绑固定方法,避免物品在搬运中损坏。看到学生整理新宿舍卫生遇阻,辅导员余俊以 “反向激励” 的方式,拿出手机欲订购家政服务,学生们当即领会心意,马上开始自己动手清理宿舍;班主任吴宇军从搬迁开始便驻守宿舍区,帮助学生搬动行李,帮助学生解决搬迁中的难师,汗水浸湿衣衫也无暇擦拭,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的行李顺利到位才放心离开。学院的老师们也纷纷清空了自己的后备箱,随时准备为同学们转运行李。

学生互助担当,激活青春 “正能量”。面对搬迁任务,全体管院学子展现出高度的集体意识与责任担当,大家自觉服从学院统一安排,严格对照时间节点有条不紊推进搬迁工作,全程无一人抱怨流程繁琐、行李沉重,用主动配合为搬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搬迁现场,“搭把手”“我来帮” 成为最暖心的高频词,同学间的互助身影随处可见。学院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学生干部们更是主动扛起责任,身着醒目的红马甲活跃在各个搬迁点位,成为穿梭于宿舍区的 “生力军”。在松柏斋服务点,学生党员李发荣久始终坚守岗位,推起搬运小车、扛起沉重行李,奔波在旧宿舍与新宿舍之间。无论遇到的是本学院同学还是外院师生,只要有人求助,他都第一时间上前搭手,还笑着说:“大家都是武院人,互相帮忙搬迁才能更高效!” 同样忙碌的还有学生党员孔令博,家住东北的他4日晚10点多才辗转抵达学校,却丝毫没有松懈 ——5日清晨6点便准时起床,快速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后,7点多就准时出现在志愿服务现场。从维持搬迁秩序、引导路线,到协助搬运行李、整理物资,他连轴转不停歇,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又在奔波中被风吹干,脸上却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热情。“我朋友圈运动步数排前三的都是我们的志愿者们,步数全是两三万步!” 看着同学们忙碌的身影,学院书记王桂红满心感动地说道。这些不断刷新的步数,正是管院学子用青春脚步丈量责任、用互助温暖校园的生动见证。
合力化解难题,彰显同心 “凝聚力”。搬迁过程中突发状况频发,师生们齐心协力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上午十点,搬迁工作进入第二个时段,有个宿舍行动较慢,志愿小分队立即来到现场,学生党员庞小月是其中一员,“谁说女子不如男”,大行李袋一把拎起,她用脸上的汗水、手上的水泡,诠释了担当的含义。晚上七点多钟了,突然发现有个宿舍还没有搬,学生党员沐阳主动带领四名同学前来支援,与辅导员共同努力,打包、搬运、存放,到深夜11点,最终圆满完成搬迁任务。“书记,管院不拖后腿!只要大家一起上,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沐阳的话,道出了全体师生的共同心声。
天气炎热,任务量大。管院师生在这次宿舍搬迁,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却处处可见温暖瞬间。从领导干部现场协调的忙碌身影,到教师帮学生扛行李的暖心举动;从同学间的互助协作,到师生间的鼓励关怀,管理学院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同心者胜,协力者成” 的深刻内涵。这场顺利完成的 “迁徙”,不仅让学生们住进了新宿舍,更凝聚了师生情谊,为校园留下了一段温暖而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