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学及其他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以工商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主,掌握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能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各类国有及非国有企业从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专业知识面涵盖了管理、经济、技术、法学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同时,本专业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训练学生的实践管理技能,并以掌握实际管理技能为主。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管理学、经济学及企业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有较强的管理技能及分析和解决各类管理问题特别是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国内国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所属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企业生产运作、工商行政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企业物流管理等。
四、学制
学制:学制为3年。学生或在2—4年内完成学业。
五、课程结构与学分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与实验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5种课程类别,除实训与实验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外,各个类别又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总学分为130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12学分,实践教学环节7学分,素质教育课程(含课内、课外)11学分。
六、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与实验课程包括教学实习、实验课程和课程实验等。
1、教学实习:一般安排在第3-4学期的暑期进行或者第五学期的13—20周进行,要求写出不低于3000字的质量较好的实习报告,为期8周,4学分。
2、实训课程:第4学期,48学时,3学分。
3、课程实验:80学时(不含选修课)。
七、素质教育课程
本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军训、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及课外素质教育。
1、军训、军事理论:第1学期,为期2周,2学分。
2、形势与政策:1学分。
3、课外素质教育:8学分,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各种学科竞赛、技能等级水平考试和科研活动等。